诚信求发展,
拼搏创一流。
Honesty for development,Strive for excellence.
中海通建设
新闻中心
筑信筑衡分享|日本勘察设计业态的5大不同
浏览量
【摘要】:
行业定位与企业类型
按照日本的标准产业划分,勘察设计业定位于土木建筑服务业,是可以为业主提供工程策划、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及施工监理等全过程技术服务和管理服务的行业。
行业内企业按照业务范围的不同,主要包括建筑设计事务所、项目咨询公司、与测绘地质调查公司等等。
建筑设计师事务所只提供前期策划、建筑专业设计、设计施工监理等设计项目的服务,以民建项目为主;
而工程咨询公司的业务涵盖了可行性研究、设计、监理及咨询管理等各项工程项目的服务,以水利、电力、路桥和机场等各种公共机场设施为主。
中日勘察设计业大不同
不同点一:资质针对个人而非单位
日本政府不评定勘察设计企业的工程设计资格等级,而是只对设计人员的资格等级进行评定。日本颁布有“建筑土法”,从法律角度规定了设计人员的责任、权限、考核标准以及资格等级,限制了相应级别设计人员所能承接设计与监理等业务的范围。日本勘察设计企业的设计实力评价,主要依靠设计业务营业收入和在册一级建筑士(相当于我国的国家注册一级工程师)人数两项指标。
根据日经BP社的调查,营业收入最高的三家设计事务所依次为:日建设计、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和三菱地所设计,在册一级建筑士人数分别为606人、731人和268人。
不同点二:施工方做施工图设计
日本的建筑设计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企画设计、基本设计和实施设计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我国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扩大初步设计。
与我国不同的是,日本的施工图设计一般由施工方完成。
由于最终设计(实施设计)深度仅要求达到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施工招标图),使得日本的设计师们可以把花在尺寸、标高、制作安装详图等施工图细节设计上的精力转移到方案比选、优化、新技术运用上。
不同点三:设计方还做工程监理
日本的工程监理业务习惯上委托给该工程的设计方来完成,即设计方不但提供建筑设计服务,而且在所设计项目施工过程中也提供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合同支付等技术管理服务。这种设计监理一体化方式可以确保工程设计与工程管理之间的连续性。
不同点四:习惯业务外包
日本勘察设计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逐年恶化,激烈的竞争和设计分工的日趋细化使得勘察设计企业更重视核心业务的发展,而把其他附加值低或成本高的业务外包给合作伙伴。
一项由日本建筑学会的调查证实,综合性事务所有接近70%的结构设计和建筑设备设计业务都外包给了其他事务所,而有超过50%的结构设计事务所又将结构图绘制业务分包给专业制图事务所。
不同点五:协同管理注重资源管理
日本勘察设计行业协同管理信息化,在数据标准化和设计施工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程总承包商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已经把设计、施工和采购等多方的业务数据联系在了一起。日本的协同管理注重实现“物”的管理(资源管理),即偏重项目管理过程中多参与方之间业务基础数据的共享和协同,体现的是PDM(Product DataManagement)的管理理念。
相对而言,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的项目协同管理系统中,更过的体现为对“人”的管理(过程控制),即实现包括流程审批等在内的工作流管理,实现包括即时通讯等在内的沟通管理等,信息化系统中渗透着BPM(BusinessProcess Management)的管理思想。尽管我们很多企业的协同设计系统可以整合多专业的数据,实现了设计资源协同和管理流程协同的统一,但是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上,还是有资源共享的瓶颈。
上一篇:
无